冷氣長時間未使用?室內機清洗、除霉與維護方法大公開
久沒用的冷氣,先「復機檢查」再清洗
停用數月後,機內常有灰塵、黴膜與殘水,直接開機容易霉味四散、滴水、結霜。
正確流程是:環境整備→復機檢查→清洗除霉→送風烘乾→濕度管理。
以下按難度分級,從DIY能做的到何時請專業,全都一次說清楚。
復機前安全檢查(5分鐘快篩)
外觀與電源
- 面板、導風葉、感測器是否積灰/發霉;機殼螺絲鬆動?
- 插頭、電線有無硬化裂紋;電源專用插座接地OK。
排水與環境
- 室內機排水管末端是否暢通、地漏/U彎有存水;
- 附近無紙箱/布品阻風,也不堵回風口。
DIY清洗與除霉:室內機分區SOP(15–40 分鐘)
準備:橡膠手套、口罩、吸塵器(毛刷頭)、噴壺清水/中性清潔劑、抹布、毛巾。
原則:斷電→拆可拆→濕擦不灌洗→避免噴電控板。深度拆洗交給專業。
Step 1|濾網與面板(最有感)
- 斷電開面板,取下濾網。
- 乾吸→清水沖洗(反面→正面),油煙環境加1–2滴中性清潔。
- 陰乾;面板與回風框濕擦→乾擦。
Step 2|導風葉與出風口(抑味關鍵)
- 導風葉、導流片以微濕布擦拭,去除霉斑;勿用強鹼或漂白水直噴。
- 看到厚垢或黑膜=風鼓已髒,DIY難清,列為專業清洗。
Step 3|排水盤與排水管(防滴水)
- 目視排水口是否淤塞;用噴壺少量溫水自維修孔倒入,室外端應規律出水。
- 不通時以吸塵器反吸10–20秒×2–3次或軟條伸入10–30cm緩疏(勿硬推)。
Step 4|除霉與除味(溫和配方)
- 中性清潔或**食品級酒精<70%**局部擦拭塑膠件;
- 避免:高濃漂白水、強酸鹼直接噴盤管/風鼓,以免腐蝕與殘味。
Step 5|送風烘乾
- 裝回濾網、合上面板→送風模式20–30 分,烘乾盤管與排水盤,減少回潮霉味。
專業清洗何時必須?(符合任一就預約)
- 開機1–3分鐘霉味不退、風量明顯小或噪音變粗
- 滴水/結霜、排水不順或新裝/移機後立刻異常
- 久未保養(>12個月)或吊隱機/天花機等拆洗難度高機型
專業流程應含:防護→風鼓/蒸發器分區藥洗→高壓沖淨→排水盤疏通→外機翅片清洗→復位測試。
首次開機測試(判斷是否復原)
基本測項(運轉10–20分)
- 氣味:1–3 分後應無明顯霉味。
- 風量:同風速下手感增加、噪音變細。
- 排水:室外端規律出水,室內不滲不滴。
- 出回風溫差:約8–12°C(環境許可)。
濕度與環境管理(不讓霉再回來)
- 室內相對濕度維持45–55%RH:梅雨與海風季先除濕再降溫。
- 每天/停用前送風20–30分,讓盤管乾燥。
- 臥室、沙發、地毯HEPA吸塵減少黴源與過敏原。
- 外機前方**≥60cm無堵物**,散熱好、運轉短、回潮少。
長期不使用的保存SOP(季末就做)
- 深度送風烘乾:連續送風30–60 分。
- 清洗濾網並完全陰乾後裝回。
- 關機斷電,以防塵罩覆蓋室內機(留透氣縫)。
- 每月送風5–10 分維持乾燥(若環境潮濕)。
- 下次開季前:濾網清潔+排水通水測試。
結論:清洗+烘乾+控濕,三步就讓舊機像新機
久未使用的冷氣,先檢查、再清洗、最後烘乾,搭配45–55%RH的濕度管理,既能改善霉味與風量,也能降低滴水與能耗。
遇到風鼓重垢、結霜或排水疑難,交給專業最省時省心。把復機SOP與季末保存做到位,下一季開機就清爽。
FAQ|冷氣長時間未使用&清洗保養
Q1:只開除濕不開冷房,還需要清洗嗎?
需要。風路一樣走濾網與盤管,灰塵仍會堆積。
Q2:霉味很重可以用香氛或臭氧機嗎?
香氛只掩蓋;臭氧機可能傷膠件與健康風險。源頭清洗+烘乾才有效。
Q3:多久請一次專業?
一般家用6–12個月;過敏族、毛孩或潮濕環境6–9個月。
Q4:DIY能噴清潔劑進去嗎?
避免噴入電控/感測器與深處盤管;若需清洗風鼓或盤管,請交給專業。
Q5:開機就滴水怎麼辦?
先通水測試排水管、清濾網並送風烘乾;無效再檢查排水盤/坡度/結霜。
Q6:怎樣判斷是否結霜?
運轉10–20分打開面板觀察盤管是否結霜;若有,多與風阻高或缺冷媒相關。
Q7:濾網可以丟洗衣機洗嗎?
不建議,易變形破損。清水沖洗+陰乾即可。
Q8:停用期間要不要每月開一下?
潮濕地區建議每月送風5–10分,維持乾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