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氣漏水、牆面濕一片?教你快速判斷原因與處理方式
先別慌:先「定位來源」,再「對症下藥」
冷氣漏水多半不是大故障,而是排水與結露管理沒有做好:排水盤積垢、排水管逆坡或堵塞、濾網髒導致結霜、銅管保溫破損造成牆面結露等。
照著下方清單從「位置→成因→處理」快速判斷,通常能立即止水並避免牆面發霉。
10 秒觀察,先定位「水從哪裡來」
- A. 出風口或面板滴水:排水盤滿、結霜融水外溢、機體不水平。
- B. 機身後緣貼牆處滲水:排水管堵/逆坡、排水管末端被水淹或回風過濕。
- C. 牆面沿配管路濕一條:配管保溫(保溫棉)破損,冷凝水在牆內結露外滲。
- D. 吊隱/天花機天花板滴水:凝結水泵失效、排水盤溢流或保溫不良。
居家緊急處置 SOP(不拆機版)
Step 0 安全與止水
- 關機拔插頭,地面鋪毛巾/接水盆,避免滴到插座。
Step 1 化霜+洗濾網
- 切 送風模式 20–40 分化霜。取下濾網清水沖洗、陰乾;出風口與導風片以中性劑擦拭。
Step 2 檢查排水路
- 找到透明/白色排水管,確認全程向下有落差、無被夾/打結/抬高。
- 排水末端勿浸在水裡(地漏積水/戶外水盆),必要時加長並抬高出口。
Step 3 疏通排水
- 以手擠球/口吹從室內端輕吹(或用吸塵器反向吸室外端)把黏泥吸出。
- 以稀釋白醋/專用排水管清潔液少量注入,停 10 分→清水沖。
Step 4 校正水平
- 以水平尺檢查室內機,微傾向排水口有利導流;螺絲座可微調。
Step 5 乾燥牆面
- 除濕機+循環扇對濕區吹 12–24 小時;表面黴點以1:99 漂白水點拭後清水擦淨(勿混用酸性清潔劑)。
不可用:高壓水槍直噴冷排、強酸清潔玻璃至滴入機內、蒸氣槍對電路/冷排直噴。
常見原因深入解析
1. 排水盤/排水管堵塞或逆坡
冷凝水帶灰塵黏泥,時間久了會盤內積汙或管內結膠。排水需全程下降 1–2 cm/m,避免「U 型回水」。末端若浸水,負壓回推也會內溢。
2. 濾網髒+風量不足 → 結霜融水外溢
風量低、冷排溫度跌破露點易結霜;一旦化霜,瞬間融水超過排水能力就滴水。兩週洗濾網最有感。
3. 配管保溫破損(牆面濕一條)
銅管外的閉孔保溫棉若破/壓扁/接頭沒包好,冷管外壁結露,水沿配管槽在牆內走水。需重做保溫並封好接縫。
4. 天花機專屬:凝結水泵/浮球故障
泵不抽水、浮球卡垢,排水盤滿就外溢。需拆洗浮球、測泵運轉或更換。
5. 機體不水平/矽利康老化
機體傾反方向、排水口周邊矽利康脫落,水會沿面板外溢。調整固定座並重做防水封邊。
6. 室內濕度高、通風差
相對濕度 >65% 時冷凝水量暴增;改善換氣、乾衣分區、烹飪關門抽油煙機,有助減少盤內水量。
牆面復原與防霉
- 48 小時內快速乾燥:除濕機+循環扇持續吹。
- 黴點處理:1:99 漂白水輕拭→清水擦→完全乾燥後視需要防霉漆修補。
- 木作/踢腳線若吸水膨脹,先乾再評估更換,避免霉味殘留。
何時找專業到府?
- 反覆滴水、排水管內部結垢嚴重或牆內配管結露。
- 吊隱/天花機泵故障或盤內溢流。
- 新裝不久就漏水(疑逆坡/抽真空不足/保溫不良)。
- 伴隨結霜、異音、出風量明顯下降。
不再復發:預防清單
- 濾網:每 2 週清洗(寵物/粉塵多每週)。
- 室內機:6–12 個月專業清洗風鼓/冷排。
- 排水:每季檢查坡度與末端位置,避免浸水與被雜物堵塞。
- 保溫:配管外包閉孔保溫棉(建議 ≥10mm 厚),接縫以防水膠帶密封。
- 運轉習慣:關機前開送風 15–30 分帶走殘水(或用防霉模式)。
- 環境:維持室內50–60% 濕度,烹飪/曬衣分區,減少負荷。
結論|漏水多半可「快速止住」,根治靠排水與保溫
冷氣漏水的關鍵在排水通暢、機體水平、足夠風量與良好保溫。
先以 SOP 緊急止水,再對症處理(疏通、校正、補保溫),最後以定期保養與控濕收尾,就能遠離牆面濕痕與黴味的循環。
FAQ|常見問題
Q1:漏水時能繼續吹嗎?
短時可切送風化霜並協助乾燥,但製冷請先暫停,避免再生冷凝水。
Q2:排水管可以接到浴室地漏嗎?
可以,但出口勿浸水、保持落差,避免回壓與臭味倒灌。
Q3:為什麼只有下雨天漏?
環境濕度高+排水末端浸水,冷凝水量暴增且回壓,易外溢。
Q4:牆面濕痕是不是管線破?
若水痕沿配管路且開機時加劇,多為配管保溫失效的結露,非管破。請專業重包保溫。
Q5:自己能通排水管嗎?
可用手擠球/吸塵器反吸與少量白醋;若長年結垢或天花機泵故障,建議專業處理。
Q6:為何清完很快又漏?
未解決逆坡/保溫破損/末端浸水等根因,只做表面清潔易復發。
Q7:化霜多久算正常?
送風 20–40 分可見改善;仍滴水代表非單純結霜,需檢查排水與水平。
Q8:需要在室外機那端也做什麼嗎?
保持散熱鰭片潔淨與四周淨空,可減少結霜機會;同時確認排水末端不被風雨回吹或浸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