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氣安裝安全問題多?掌握正確SOP細節保障人機安全
裝一台好冷氣,安全是第一效率
不涼、耗電、滴水、短路,多半不是機器壞,而是安裝安全節點沒做好。
從結構承重、電氣配線、冷媒管路到防水排水,每一步都有標準作法。
照本文的SOP+驗收清單逐項落實,就能避免後患,讓冷氣長久穩定。
安裝安全四大原則(先理解再開工)
結構安全
牆體/陽台需能承受室內外機重量與震動,正確膨脹螺栓或化學錨栓固定,避免鬆脫坠落。
電氣安全
專用回路+過電流保護+RCD(漏電斷路器)+接地,線徑依銘牌電流與距離選配,不走延長線。
冷媒安全
銅管無折扁、無滲漏,以乾燥氮氣壓測及抽真空排除水氣與空氣;R32 屬A2L微可燃,需通風與遠離火源。
防水排水
一路下坡的冷凝水排水、穿牆口彈性防水封邊、吊隱機加存水彎/二次排水,避免滲漏與回味。
開工前場勘與風險評估 SOP
- 量測與熱負荷:坪數、窗向、西曬、樓高決定容量,不可偏小。
- 外機位評估:背後≥60cm、前方≥1m、四周通風;避免百葉回風與油煙熱源。
- 結構承重:確認牆體材質(RC、磚牆、輕隔間)與固定方式;高樓作業規劃防墜。
- 電源與配線:是否有專用迴路與接地;插座位置避免被機背擠壓。
- 排水路徑:確保一路下坡,長距離或吊隱機評估排水泵/二次排水。
- 動線與保護:家具/地坪覆蓋、家中成員與寵物隔離,梯具與腳手架穩固。
室內機安全施工 SOP
掛板定位與固定
- 以水平尺找平,遇輕隔間需先加夾板/補強再鎖固。
- 錨栓規格與數量符合載重,孔內除塵再鎖,防鬆墊片到位。
穿牆開孔與防水
- 孔徑以加裝護套管,外高內低 3–5°;穿孔後彈性防水材收邊,室外端做滴水嘴。
排水管與保溫
- 一路下坡、不折扁、不走U形水封;管外加保溫,室外端可加防蟲網(目數勿太密)。
銅管彎管與連接
- 緩彎不折筋,喇叭口垂直、無裂紋,依扭力規範鎖緊;管路全程保溫+防水膠帶。
電源/訊號接線
- 依接線示意L/N/地線極性正確,端子壓接牢靠;走線避熱源與尖角,留滴水環防回滲。
室外機安全施工 SOP
基座與抗風
- 地墊水平、止震墊齊全;化學錨栓/不鏽鋼膨脹螺栓固定;颱風區加防落鏈。
散熱與遮雨
- 不以鐵皮密封包箱;可加遮陽雨棚但保留三面對流。
接地與走線
- 端子盒上走下垂形成滴水環;保護管收邊,避免紫外線脆化。
冷媒管路:壓測、抽真空與測漏(關鍵步)
乾氮壓測
- 以乾燥氮氣施作耐壓測試(依機種規範,常見 300–500 psi),肥皂水/發泡液查漏。
抽真空與保壓
- 真空泵**≥15–30 分至穩定真空(並關閥保壓觀察**無回升),再開閥放冷媒。
最終檢漏
- 接頭/喇叭口/閥座用電子檢漏/發泡液複查,合格才上蓋。
防水與防霉節點(濕區/吊隱式特別留意)
- 吊隱機需冷凝水托盤+坡度+二次排水,近排水孔做存水彎防回味。
- 牆洞、管道間隙以中性防霉矽利康彈性收邊,避免毛細滲水入牆。
- 交屋淋水測試:連續注水 3–5 分鐘,牆面與天花無滲痕。
結論|把安全節點做滿,效率與壽命自然到位
真正省電耐用,來自安全到位的安裝:結構有承重、電氣有保護、冷媒管路無漏、排水與防水正確、外機充分散熱。
照著本文的SOP與驗收清單逐項確認,你的冷氣才能吹得涼、用得久、人更安心。
FAQ|冷氣安裝安全常見問題
Q1:雨天可以安裝嗎?
可在不影響電氣與抽真空前提下施工;大雨/雷擊/強風則應延期,避免進水與墜落風險。
Q2:R32 冷媒危險嗎?
屬A2L微可燃,正常使用安全;施工需通風、遠離火源,並確實檢漏。
Q3:一定要抽真空多久?
視長度與環境,≥15–30 分+保壓觀察是基本;未達要求易含水降效、損壞壓縮機。
Q4:外機能包在百葉箱裡嗎?
不建議密封。若必包,須大面積進排風與維修口,避免回風過熱。
Q5:室內機一直滴水是安裝問題嗎?
常見為排水倒坡/堵塞或冷排結露過量;先做排水測試與清潔,必要時調整坡度。
Q6:可用既有插座供電?
若非專用回路與接地,建議新拉線;避免與大功率電器共用造成過負載。
Q7:高樓外牆安裝如何確保安全?
使用合格吊籃/腳手架、防墜設備與雙人作業;不做「跨窗」危險作業。
Q8:吊隱式一定要存水彎嗎?
需要。缺少存水彎易吸入負壓造成回味與排水不穩,並影響衛生。
Q9:抽真空後多久內要放冷媒?
以廠規為準,原則上確認不回升即刻放冷媒,避免空氣回滲。
Q10:如何確認師傅有照SOP?
要求氮壓值、抽真空時間、試運轉數據與照片,並在驗收清單逐項打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