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舊分離式冷氣也能超省電!清洗保養 1 招恢復強勁冷氣力
不是冷媒,是風路卡住了
多數老舊分離式冷氣越吹越不涼、一開就臭,元凶通常不是冷媒,而是風路(濾網→冷排→風鼓→排水盤)被灰塵油垢與霉膜堵住。
只要把風路打通,交換熱量恢復、氣流回升,自然更快達溫、更省電。核心關鍵就是—風路深清。
為什麼老機會變耗電怪?(原理秒懂)
· 風量下降:風鼓葉片結垢 → 送風量變小 → 壓縮機更久才達標。
· 換熱效率差:冷排片間積灰 → 風過不去、結霜更常見。
· 排水不順:排水盤黏泥 → 潮濕孳生霉味、二次污染。
· 外機散熱差:鰭片積灰 → 排熱慢、壓縮機長時間高負載。
這一招:風路深清(全機拆洗)做什麼?
拆、洗、通,一次打通整條氣流
1. 拆:面板、導風葉、風鼓、濾網,必要時電路養生遮蔽。
2. 洗:以中性藥劑+低壓定向沖洗刷洗風鼓葉片與冷排。
3. 通:排水盤/排水管通洗,清出黏泥與生物膜。
4. 外機:鰭片低壓沖洗,恢復散熱。
5. 乾與測:送風烘乾 10–15 分鐘,檢查漏水/風量/溫差。
一句話:先風鼓,再冷排,最後排水。三者不完整,效果就打折。
什麼情況一定要做風路深清?
· 開機3–5 分鐘內就有霉酸味
· 出風明顯變小或忽冷忽熱
· 滴水、盤面結露、管路回滲
· 濾網常洗仍很快又髒(風鼓正拋髒)
· 吊隱機/天花機維護久未進場
自己能做 vs 請專業
做完能帶來哪些「看得見」的變化?
- 體感更快涼:達溫時間縮短、房間均溫更快。
- 安靜:風鼓泥垢不再失衡,異音降低。
- 除味:霉酸味顯著下降。
- 省電:壓縮機不再拖台錢,待機/循環時間縮短。
- 壽命:散熱順暢、零件負載下降,延緩老化。
做對之後,怎麼把效果撐久?
- 濾網:2–4 週清洗、陰乾裝回。
- 收工習慣:每晚關機前送風烘乾 10–15 分鐘。
- 濕度:家中維持 50–60%RH,衣物乾燥別對著室內機。
- 外機淨距:前後左右至少≥1 m,避免曝曬積塵。
- 週期:一般家庭 6–12 個月做一次專業清洗;高濕、養寵或靠近油煙環境 6–9 個月。
常見NG × 立即修正
結論|先把風路打通,再談升級與換機
老舊分離式冷氣省不省電,80% 決勝在風路是否暢通。把風鼓、冷排、排水盤一次深度清潔,冷房力與體感會立刻回升。
再配合濾網定期清、收工烘乾與外機散熱,舊機也能吹得又涼又省、壽命更長。換機前,先給它一次風路深清吧!
FAQ|老冷氣深清常見問題
Q1:做全機拆洗會傷機器嗎?
合格師傅採中性藥劑、低壓沖洗、完整養生不會傷機器;重點是流程與經驗。
Q2:清洗後還有味道?
多半是排水管殘垢或濕度高,再通管+除濕到50–60%RH,即可大幅改善。
Q3:多久做一次深清最划算?
一般家庭 9–18 個月;其間以現場清洗維持。高濕/養寵/油煙環境縮短到 6–9 個月。
Q4:自清功能能取代深清嗎?
不能。自清多為烘乾與輕度去污,風鼓黏泥與排水盤生物膜仍需拆洗。
Q5:需要補冷媒嗎?
先把風路清潔,多數「不冷」就會改善;仍不冷再檢查冷媒與感測件。
Q6:吊隱機怎麼清?
務必預留檢修口,由專業進場做風鼓拆洗+排水通管;日常加強送風烘乾。